(2022-01-18)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命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是新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长、投入大,需要统筹谋划、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对江苏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江苏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纵深推进期,需要进一步超前谋划、改革创新,推进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锐意改革创新,务实推进各项举措,开创了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1、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评价与管理有序推进
——强化江苏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建设。“中心”总建筑面积2037平方米,保存了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全省耕地土样8.5万份,存储管理全省耕地质量数据254万条,实现全省耕地质量数据高效管理和省、市、县数据共享,成为全国耕地质量数据积累最多、数据最全、应用服务开发最好的省份。
——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全省建立了69个国家级、330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并按省市县1:2:3的比例配套建立了市县级监测点,形成了覆盖全省、代表不同自然条件、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监测网络,每年形成全省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3000个省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例行监测点和100个轮作休耕区耕地质量监测点。
——率先构建省级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以县为基本单元,全省建立240个省级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建成“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信息平台,开展土壤墒情、作物苗情、区域气象等信息实时自动监测监控,基本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数据传输实时化、简报发布定期化。
——初步建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体系。全省建立9个农田氮磷流失原位监测点、1个小流域综合监测点;开展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对11000个典型地块(种植业)抽样调查,启动每年750个地块数据更新调查,农田氮磷流失监测数据库基本建立,初步摸清全省农田氮磷流失状况。
——扎实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确定了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主要农业县(市、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科学划分了耕地质量等级。研制开发了县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规范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制定了技术规程,建立了专家库,确定了土壤样品定点化验室,组织开发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软件。各地按照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规范和技术规程要求,认真做好补充耕地现场勘察,样品采集与分析化验,以及综合评定工作,全省“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补充耕地质量评定面积40万亩。
2、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扎实有效
认真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围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因地制宜确定高效适用技术模式,着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全省耕地质量“十三五”期间提升0.5个等级以上。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000万亩以上。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示范建设有序推进。通过综合施策,培沃土、护净土、治脏土,示范区土壤障碍因子逐渐得到消减,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层厚度明显提高,土壤质地、生物活性等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设施蔬菜净土工程启动实施。开展设施蔬菜净土工程示范县建设,针对设施蔬菜地连作障碍、次生盐渍化、酸化等推广高效适用技术,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减少土传病害发生和盐分积累,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有效缓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问题。
3、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成效明显
我省是全国最早实施化肥减量工作的省份,化肥减量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全省化肥使用总量下降到286.21万吨,较2015年削减10.56%;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到25.64公斤/亩,较2015年削减6.92%。2020年,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7%,较2015年的35%增加了5.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全省农业农村部门以“精、调、改、替、轮”为路径,扎实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形成了化肥减量增效的“五法减量”模式。
——“精准施肥”减量。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抓手,建立完善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走“大配方+小调整”的路子,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进行发布,实现全省主要作物、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案以及肥料运筹等信息的实时在线查询。全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
——“有机肥部分替代”减量。从2017年起陆续在11个县(市、区)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建设,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菜(茶)-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技术模式,通过试点,打通了规模养殖畜禽“污染源”向作物“营养源”和美丽菜园果园茶园转变的通道。项目区化肥用量较实施前减少15%~17%,有机肥用量增加20%~25%。
——“智能配肥与机械施肥”减量。示范推广“厂连配”智能配肥“五云”服务模式,做到“云测土、云配方、云订制、云配送、云监管”。推行水稻侧深施肥、有机肥机械撒施耕翻、玉米种肥同播、稻麦肥药混喷等技术,提升机械化施肥水平,全省机械施肥面积达2000万亩。
——“水肥耦合”减量。以果、菜、茶等为主要应用作物,实行灌溉与施肥结合、水肥耦合,累计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片)150多个,示范推广面积近300万亩,形成了一批以果菜茶为主要应用作物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轮作休耕”减量。在国内率先自主开展省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化肥施用强度高、环境压力大、冬季农业效益低的地区(重点在苏南地区),实行冬春季节性休耕,保护性耕作,重点推广“水稻+紫云英”“水稻+蚕豌豆”“水稻+苕子”等粮绿轮作模式,减少周年肥料投入。
4、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进展良好
——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重点围绕工业企业周边、历史调查超标区、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等,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系统性、统一性的详细调查,基本查明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的程度、面积和分布情况。基本摸清全省耕地污染底数,为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率先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率先启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为全国耕地类别划定探索科学路径。在农用地详查和产地普查等调查基础上,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和江苏实际,在全国率先完成全部耕地类别划定工作,建立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分类清单,为依法落实分类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阶段性任务。针对产地普查发现的耕地污染情况,启动产地土壤污染安全利用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探索集成易推广、效果好、成本低的治理技术。制定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与修复、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三年攻坚计划与总体方案,在安全利用类耕地推广水分调节、低积累品种替代、土壤调理等治理措施,在重度污染耕地分布区域,开展种植结构调整、生态休耕,实现全省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治理措施全覆盖,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
5、肥料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规范开展肥料登记。建立肥料登记专家评审制、结果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成立江苏省肥料登记评审专家委员会,制定《江苏省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考核手册》,组织开展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召开肥料登记评审会,规范开展省级复混肥、有机肥等肥料登记及部级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考核推荐工作。全省经部省两级登记的肥料产品常年达4500个以上。
——“放管服”改革落实到位。取消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肥料临时登记,将复混肥料类产品登记审批事项委托至各设区市行使。开展技术培训,做好相关委托工作的省市衔接,确保各地肥料登记审批工作规范、有效、顺利地开展。
——开展肥料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加强证后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全省肥料管理水平,让农民用上放心肥,给作物吃上“营养套餐”。
(二)“十四五”时期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江苏目标,为谱写江苏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新篇章提供了新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和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提出,江苏要在全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为江苏在新起点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在《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江苏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全国前列”,努力走出一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道路,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贡献。这对进一步做好江苏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江苏在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有基础、有条件、有典型、有办法,必须先行一步,在支撑率先全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为全国探索经验、提供样板。
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为开创江苏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新机遇。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大保护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战略支撑。为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两手发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突出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四源齐控”,深化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安全长江、优美长江“五江共建”。这对扎实开展千村万户百企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加大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力度和新型高效施肥技术推广、减少农田氮磷流失、促进沿江沿海沿湖沿库水质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管控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推进江苏耕地质量智慧管理提供了新机遇。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支撑。全省农业系统基于“3S”技术每年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和等级评定,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建立了“数字土壤”为特征的“大数据”,但在监测手段、监测时效、发布形式上仍较为传统。这对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构筑耕地质量管理智能化新平台、实现集“土情、墒情、苗情、环情”于一体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可视化监控以及推进全程智慧管理等提出了创新驱动的时代呼唤。
“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使命,为优化江苏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政策体系提供了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土壤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明确了“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的战略定位,赋予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使命。这对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科学制定敏感区域“化肥限量”、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确保新增补充耕地培肥用土“绝对安全”等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相关政策体系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三)“十四五”时期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耕地地力提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全省中低等级耕地仍占较大比例。全省耕地质量等级比全国平均等级略高,在长三角地区低于浙江、上海等省市。全省仍有2/3以上的耕地为中低等级地,主要分布在沿海、淮北等粮食产能大县(市、区),需要加大改良培肥力度、久久为功,重点在黄河故道砂土带、沿海滩涂盐碱地等耕地地力提升上取得新成效。新增耕地地力等级普遍不高。新复垦、新开垦的耕地与中高等级耕地的地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土壤障碍因子消除、地力培育、设施配套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耕地质量退化逐步显现。全省部分耕地存在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非均衡化、地力瘠薄、耕层表浅化等问题,导致耕地质量退化,特别是设施农用地的连作障碍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高位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重点流域水体改善对化肥限量使用提出新要求。农田氮磷流失对水体富营养化有推波助澜作用。为推动重点流域江湖河库水体质量根本好转,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以重要水源区、重点流域和重点灌区为先行区,实行粮食作物、蔬菜等种植面积大、施肥强度高的主要农作物和主推品种化肥限量使用试点。稳产保供与减量增效存在一定矛盾,持续压减化肥用量面临挑战。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稳产保供任务十分繁重,必要的化肥投入是重要保障。在化肥减量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逐年减量施用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民追求增产增收与政府要求化肥减量增效存在一定矛盾,改变农民施肥行为面临挑战。农民“减肥怕减产”“不敢减、不愿减”的心态较为普遍,倾向于采用“高投入、高产出”的施肥方式。目前,有效解决农民增产增收与化肥减量增效矛盾的办法还不多,需要不断探索与持续发力。有机肥替代与成本增加存在一定矛盾,改变单施化肥习惯面临挑战。有机肥替代化肥虽然效果较好,但主要应用于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有机肥应用覆盖面仍然较小,广大种粮农户难以承受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的成本和人工,如果没有财政资金补贴,很难大规模实施。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部分耕地土壤存在重金属等污染问题。全省耕地质量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仍有一定比例,农作物超标风险仍然存在。部分耕地土壤污染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红区”尚未变“黄区”,“黄区”尚未转“绿区”。农化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导致农田污染问题。除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仍较普遍外,农膜、兽药和抗生素残留及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等对农田的污染问题在个别地区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防止新增土壤污染。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尚不够成熟。投资少、见效快、易操作的土壤污染修复实用技术总体缺乏,迫切需要整合资源、加大对受污染耕地土壤综合治理与安全利用的技术创新与攻关,形成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系统性技术方案。农田氮磷流失风险较大。局部地区化肥过量使用、灌溉方式不科学等导致农田氮磷养分投入过高、利用不充分、流失风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排灌沟渠硬质化,缺少生态拦截和尾水利用设施,暴雨或大水漫灌排水时水流停留时间短,农田生态功能难以发挥,农田氮磷流出增加了向水体排放的风险。农田氮磷流失监测网络不健全,无法精准测算全省主要种植模式下氮磷产排系数,难以有效发挥预警评估和科学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作用。
耕地质量监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监测网络不够完善。全省监测存在点位数量不足、流域监测偏少以及模式代表性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持续扩大监测点建设,保障有效运转。监测智能化水平不高。全省各类土壤监测点,主要依赖传统的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迫切需要改善手段,提高智能化水平。监测指标范围亟待扩展。目前,全省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土壤常规理化性质、重金属和中微量元素等,缺少对土壤健康指标以及针对设施蔬菜、综合种养等不同利用方式耕地的定向监测。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位不足。全省已建立了240个自动监测站,但监测点数总体偏少、覆盖面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扩大监测点建设,强化运转和管护。监测成果应用服务范围不广。迫切需要拓展监测成果应用服务范围,全面服务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等项目实施评价,为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等提供基础支撑。
科技创新持续走在前列面临压力与挑战。当前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正在经历从聚焦土壤肥力、追求作物产量,到关注生态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突出土壤健康、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变化历程,亟待一系列科技创新的支撑。“十四五”期间,需要进一步聚力攻克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并与信息化技术深入融合,全面构建驱动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的技术体系,推动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江大保护,按照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建管协调、公共耕保、健康土壤”的理念,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综合治理、高效监管”的方针,以治理耕地土壤质量问题为导向、培育健康土壤为目标,夯实耕地质量监测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大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力度;以开展“三项”行动、加强“两项”建设为着力点,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坚持把改革和创新作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核心要素,不断探索创新耕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技术,加快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技术、政策体系与长效机制。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耕地土壤生态建设,优化促进耕地质量保护与利用的绿色技术体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统筹推进耕地地力建设、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减肥增效,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立足各地耕地资源条件、产业发展现状、生态生产模式及主要制约因素等,科学明确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环境保护的实施区域、规模、重点和目标,采取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方式,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政府主导,持续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土壤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且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协调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汇聚各方力量,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耕地质量状况进一步改善,土壤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目标如下:
耕地质量等级稳中有升。全省耕地质量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等级较2020年提升0.2个等级以上。
减肥增效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强度较2020年削减3%以上,化学氮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长江沿岸等环境风险较高的区域化肥限量使用制度初步建立,全省主要农作物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提升。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稳步提高。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耕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
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向智能化升级。对现有和新增的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升级改造,安装建设可视化与可追溯的智能管理基站,推进智能化监测;构建全省耕地质量管理云平台,耕地质量监测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加快支撑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技术创新步伐,创新效率和创新活力整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肥料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全省肥料登记、备案监管更加规范,有机肥料等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健全、工艺更加先进、产品质量更加安全稳定。
农田氮磷流失监测与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在重点地区逐步建立健全农田氮磷流失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实施,因地制宜推广农田生态化改造、生态拦截、尾水利用、农田汇水生态修复等氮磷流失防控技术,实施氮磷流失防控工程。
到2035年,全省耕地质量持续提升,质量等级较2020年提升0.8个等级;科学施肥水平持续提高,化肥利用率稳中有升;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5%;耕地质量、土壤环境、土壤墒情、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及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基础更加牢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深入开展耕地地力提升行动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质量保护制度,按照“量质并重、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聚焦“一块田(高标准农田)、四类地(设施蔬菜地、盐碱地、黄河故道中低产地、新增补充耕地)”,优选技术模式,综合采取“改(改良土壤)、培(培肥地力)、保(保水保肥)、建(基础设施)、控(控污修复)”等措施,实行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示范带动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
加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的意见》(苏农建〔2019〕17号),突出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因地制宜做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建设。从提高农田综合产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这一总目标出发,将田间基础设施、耕地地力及土壤健康等因子综合考虑,纳入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建设要求,指导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建设与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推进建设。
加强设施蔬菜地退化土壤治理。针对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次生盐渍化、酸化等问题,集成推广轮作换茬、深翻消毒、水肥一体化、土壤调理剂改良、灌水洗盐、调酸控酸等培肥改良综合治理技术,恢复和提高设施蔬菜地生产能力。
加强盐碱地改良。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地、徐淮地区花碱地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矿化度大等问题,集成推广工程排盐、暗管排水、灌水压盐、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土壤调理等综合治理技术,降低土壤盐碱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盐碱地地力和产出能力。
加强黄河故道中低产地改造提升。针对黄河故道地区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非均衡化、耕层浅薄、灌排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集成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深耕深松等技术,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加强新增补充耕地后续培肥。针对新增补充耕地耕作层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质地结构不良、土壤熟化程度差、灌排不配套等问题,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完善田间配套工程,着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速生土熟化,加快形成健康肥沃耕作层,提高适耕性、抗逆性,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加强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设施蔬菜地、盐碱地、黄河故道中低产地、新增补充耕地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施策,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集成推广高效实用技术,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三)重点工程
1、工程内容
针对全省耕地存在的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非均衡化、地力瘠薄、耕层表浅化、连作障碍等耕地质量退化问题,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设施蔬菜地、盐碱地、黄河故道中低产田、新增补充耕地为重点,实施酸化土壤改良、盐碱地改良、耕地地力提升和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消减等“四项”工程,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综合施策,分类指导,有效消减耕地土壤障碍因子,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综合产出能力。
2、时序进度
自2021年起,在全省75个农业县(市、区)各建立1个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连续5年持续投入,集成技术,集中建设,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专栏1:耕地地力提升行动拟实施的工程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重点实施区域 |
酸化土壤 改良工程 | 针对苏南部分地区酸化土壤和苏中、苏北部分设施农用地土壤酸化问题,采用施用石灰质物质、酸性土壤调理剂、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水旱轮作等措施,进行定向改良,促进土壤酸碱度达到中性左右。 | 常州、南京、苏州、无锡、镇江、连云港、徐州等土壤酸化突出的县(市、区)。 |
盐 碱地 改良工程 | 针对沿海和徐淮地区部分土壤盐碱含量高等土壤突出问题,实行引淡工程洗盐排碱、覆盖抑盐、暗管排水、增施有机类肥料和培肥基质、深耕深松客土换土、滴灌施肥等综合治理措施。 | 盐城、南通、连云港、徐州等地土壤盐碱问题突出的县(市、区)。 |
耕地地力 提升工程 |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区、新增补充耕地、宁镇扬丘陵和黄河故道等地区部分土壤地力瘠薄,以及全省耕地质量等级普遍不高等问题,重点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 全 省 |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消减工程 | 针对设施蔬菜地复种指数高、连作等产生的土壤有害微生物导致的土传病害严重、立苗能力弱、作物正常生长受阻等突出问题,通过水旱轮作、高温消毒、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加以改良。 | 设施蔬菜主产区
|
四、大力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一)总体思路
以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着力点,以“精(精准施肥)、调(调优施肥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轮(轮作休耕)”为路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思路,通过政策引领、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走资源节约、利用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促进节本增收、提质增效、生态改善。
在推进策略上,重点围绕“三替一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机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减少施肥次数),全面提高肥料配方多元化、配送智能化、品种高端化、施用机械化、监管信息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强化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以精确定量施肥为导向,巩固粮食作物,主攻果菜茶等经济作物,以县为单位开展周期性测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建立完善主要农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方案和主推肥料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按方施用,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
示范推广精准高效施肥新技术。以新技术示范引领、集成创新,通过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小麦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新技术,切实推进“高效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水稻侧深施肥。在水稻机插秧时,利用插秧机同步将配方肥或缓控释肥料施用到秧苗根部附近,减少施肥总量与施肥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重点推广“机插秧+侧深施肥(配方肥或缓控释肥)”模式。在高肥力地区,推行一次性施肥;在中等肥力地区推行“一基一追”,在低肥力地区推行“一基两追”。小麦种肥同播。在小麦播种时期利用播种机一次性将种子和高效缓释肥深施到地里,简化栽培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化肥深施、齐苗壮苗,减轻劳动强度,促进生产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果菜茶水肥一体化。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基施)+水溶肥(追肥)”模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施用强度高、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的区域,实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重点示范推广“有机肥+N”模式,优化施肥结构。
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在化肥使用强度大、示范带动能力强、基层积极性高的区域,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园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的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突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应用。优选配方肥、水溶性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类商品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等新产品;完善有机肥堆沤和沼渣沼液输送、施用设施,以及有机肥施用机械和水肥一体化设施;集成示范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机械施肥、肥药混喷及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应用等新技术;集成一批有机无机结合、水肥耦合、速效缓效配合、农机农艺融合的新模式,做到减肥不减产,协同提升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品质。
探索重点流域化肥限量使用制度试点。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沿江两岸、洪泽湖周边、大运河沿线和近海岸等重点流域为先行区,对粮食作物、蔬菜等种植面积大、施肥强度高的主要农作物和主推品种实行化肥限量使用,探索建立化肥投入定额制、农户购肥实名制、效果监测评价制、生态补偿量化制等“四制”。
深化配方肥料智能配送行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成果,指导农民重点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查询土壤属性、订制作物“营养套餐”,实现肥料配送服务全程网络化、智能化,加快配方肥料进村入户、应用到田。持续推进化肥使用强度调查与监测评估。依据《江苏省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情况调查规范(试行)》,建立代表性强的化肥使用调查监测点。按照省级抓督导、市级抓汇总、县级抓落实的组织方式,开展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强度调查,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确保化肥减量相关数据科学采集、准确统计和客观评价,形成年度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加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围绕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以肥料化利用为重点,积极培育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定向配送、机械施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通畜禽养殖“污染源”向作物“营养源”和美丽茶园果园菜园转变的通道。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探索配方肥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培育“云农田”“云监测”“云配供”“云监管”“云评价”全程智能化“五云”服务组织;围绕果菜茶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培育不同水源条件、不同作物、不同种植方式相应的首部系统设计、安装、管护服务组织和系列水溶肥料开发指导服务组织。
(三)重点工程
1、工程内容
坚持“控总量、降强度、减损失、提效率”的基本原则,以“精(精准施肥)、调(调优施肥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轮(轮作休耕)”为路径,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以减少农田氮磷排放、保护重要水源安全为方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果菜茶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工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工程、化肥使用强度调查与监测评估工程和化肥限量使用制度试点,促进化肥源头减量、过程减量和回田循环利用再减量,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时序进度
每年开展取土化验7000个以上,田间试验350个以上;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50个,培育100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以果菜茶稻为主要应用作物,每年建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区50个以上;在所有农业县(市、区)开展化肥使用强度调查与监测评估;每年建立重点流域化肥限量试点县20个,连续5年持续投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专栏2: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拟实施的工程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重点试验区域 |
测土配方 施肥工程
| 开展周期性测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巩固粮食作物,主攻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建立完善主要农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方案和主推肥料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按方施用。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智能“五云”(云农田、云监测、云配方、云交易、云评价)服务模式,探索配方肥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 | 全 省 |
果菜茶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工程 | 示范推广“有机肥+N”模式,推进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打通畜禽养殖“污染源”向作物“营养源”和美丽茶园果园菜园转变的通道,促进果菜茶稻品质和耕地质量“双提升”,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菜(茶)-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果园套种绿肥+秸秆还田”、“设施蔬菜+秸秆反应堆”等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堆肥还田、沼渣沼液施用、自然生草覆盖、有机类肥料施用等技术。 | 果菜茶稻优势产区、畜牧养殖大县、重要水源保护区 |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工程 | 示范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四新”应用。优选配方肥、水溶性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类商品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等新产品;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机械施肥、肥药混喷及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应用等新技术;集成一批有机无机结合、水肥耦合、速效缓效配合、农机农艺融合的新模式。 | 化肥使用强度大、减肥要求高、示范带动能力强、基层积极性高的区域 |
化肥使用强度调查与监测评估工程 | 每年开展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强度调查与监测,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确保化肥减量相关数据科学采集、准确统计和客观评价,形成年度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 全 省 |
化肥限量使用制度试点 | 在重点流域开展粮食作物、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和主推品种化肥限量使用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政策引导、实名购买、定向补贴、精准施肥、绩效管理”于一体的化肥限量使用制度实施路径,逐步制定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投入限量标准。 | 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沿江两岸5公里、洪泽湖和大运河沿线周边3公里等重点流域 |
在重点流域开展粮食作物、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和主推品种化肥限量使用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政策引导、实名购买、定向补贴、精准施肥、绩效管理”于一体的化肥限量使用制度实施路径,逐步制定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投入限量标准。
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沿江两岸5公里、洪泽湖和大运河沿线周边3公里等重点流域
五、扎实推进耕地土壤环境保护行动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根据“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的原则,强化农田土壤环境与氮磷流失风险监测,有序有效开展治理修复工作,减存量、控新增,持续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耕地土壤污染的预防、控制、修复和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化管理
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对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的,作为或者曾作为污水灌溉区的,用于或者曾用于规模化养殖,固体废物堆放、填埋的,曾作为工矿用地或者发生过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贮存、利用、处置设施周边的,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在全省主要农业产区,选择重点流域、典型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和耕作制度,建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点和小流域监测区,推进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探索区域尺度氮磷流失监测方法。逐步摸清全省重点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状况。
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按照“先排查、后调整”的思路,持续开展耕地污染状况加密调查、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评价、受污染耕地地块排查登记等。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
提升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整合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产地环境例行监测等数据,结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农用地环境监测数据,建立省级农产品产地环境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与实时管理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大数据,实现产地环境监测数据深度挖掘与信息共享。
2、严格保护未污染耕地,杜绝新增耕地土壤污染
切实加大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强化外来污染源头防控,针对耕地周边工矿业、涉镉企业、交通线、生活垃圾与污水等“三废”源头,分类采取“控、减、阻、消”等措施。
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污染。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农膜和灌溉用水,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在农田氮磷流失风险高、农业面源污染压力较大的区域,实施农田氮磷流失防控工程,强化生态拦截、农田汇水系统、养分循环利用、生态净化与修复等设施建设,改造田间灌排系统,实行灌排分离,建设生态沟渠,减少和控制氮磷流失。
加强后备耕地环境管理。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用地,对拟开发为耕地的,必须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防止造成新增耕地土壤污染。重视对沿海滩涂的保护,科学改良盐碱地土壤,因地制宜采取农艺、工程措施,降低盐碱危害。
3、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可持续利用,减少耕地土壤污染存量
精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充分应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对于安全利用类耕地,分类分区分级采取安全利用措施,加强针对性和经济性。结合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推广“低积累品种+水肥管理+酸碱调节”、“低积累品种+土壤调理”、“秸秆离田+深翻耕+土壤调理”等农艺措施,定期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对于严格管控类耕地,按照规定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鼓励采取调整种植结构、休耕或退耕还林还草等风险管控措施;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严禁种植超标食用农产品。
优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进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汇聚省内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力量,根据不同区域土壤空间差异性和分类分区分级治理需要,筛选验证与优化集成适地性强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综合技术、土壤中污染物活性钝化技术和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组合技术模式等,阻断或者减少污染物进入农作物可食用部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集技术研发、优化集成与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省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基地与技术创新平台。
试点开展耕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以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土壤污染较重的区域为重点,试点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修复。优先采取不影响农业生产、不降低土壤生产功能的生物修复措施,或辅助采取物理、化学治理与修复措施,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逐步推动严格管控类耕地向安全利用类耕地转变、安全利用类耕地向优先保护类耕地转变。
(三)重点工程
1、工程内容
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工程,在安全利用类耕地区域,因时、因地、因情、因需,推广应用低积累品种选用、石灰调节、优化施肥、水分调控、原位钝化、有机物料调节、客土、植物吸取、深翻耕、微生物修复、叶面阻控、秸秆离田等安全利用技术,分类实施,精准施策,保障农产品达标生产。
实施农田氮磷流失防控示范工程,在农田氮磷流失风险高、农业面源污染压力较大的区域(山地丘陵种植区域、重要水源保护区、化肥施用高强度地区),建设15个农田氮磷流失防控示范区,实施农田生态化改造(生态田埂、生态沟渠、生态塘建设等),建设生态拦截、农田汇水系统、养分循环利用、生态净化与修复等设施,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实现源头减量、过程拦截、养分再利用、末端修复以及生态功能提升,减少农田氮磷养分损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实施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工程,在全省主要农业产区,选择典型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和耕作制度田块建立农田氮磷流失省级监测点40个,在重点区域建立小流域综合监测区5个。完善氮磷流失数据库,为评估全省重点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2、时序进度
2021年起,在全省每年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区5个,逐步涵盖不同污染物、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区域,示范推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技术,降低食用农产品超标风险。
分批设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点40个,逐步覆盖全省25种主要种植模式;分批设立小流域综合监测区5个,开展动态监测、设施维护以及流失状况评价。
逐步建立农田氮磷流失防控示范区15个,每个示范区面积不少于500亩,在示范区开展工程建设及维护、效果监测评估,促进农田氮磷流失防控示范区生态功能提升,氮磷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专栏3: 耕地土壤环境保护行动拟实施工程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重点实施区域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工程 | 推广低积累品种选用、石灰调节、优化施肥、水分调控、原位钝化、有机物料调节、客土、植物吸取、深翻耕、微生物修复、叶面阻控、秸秆离田、种植结构调整、休耕、治理修复等技术措施,有效降低可食用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风险。 | 南京、无锡、苏州、淮安、盐城、扬州市等受污染耕地区域 |
农田氮磷流失防控示范工程 | 推广源头减量、农田生态化改造、生态拦截、汇水生态修复、养分循环利用、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技术,减少和控制农田氮磷流失。 | 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域 |
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工程 | 设立主要种植模式氮磷流失田块监测点和小流域监测区,开展周年监测。 | 有代表性的主要农业产区 |
六、全面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服务农业生产、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目标,强化省、市、县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评价体系,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与治理修复等提供数据支撑,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主要任务
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综合考虑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地力水平、耕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耕地土壤污染区等区域,科学增设监测点,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规范开展土壤肥力、墒情、农田氮磷流失、产地土壤重金属等监测。监测点一经设立,不得随意变更,确保监测数据的延续性。逐步对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升级改造,安装建设可视化与可追溯智能管理基站,推进智能化监测。
加强耕地质量数据管理。根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结果,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耕地质量基础数据库,及时更新耕地质量管理信息。建设耕地土壤检测数据质控平台,确保土壤等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利用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开展耕地质量变化数据深度分析与预警,为政府耕地保护决策提供支持。
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按照统一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更新县域耕地质量数据库。同时,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补充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区域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进行单独核算,更新耕地质量等级信息。利用调查点位信息数据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掌握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及变化趋势,形成县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报告。综合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等数据,形成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成果。
积极推进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科学设计、优化方案,高起点、高效能建设集地情、墒情、肥情、环情于一体的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突出智能化、可视化、数字化,努力实现智能化监测、远程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推动从单一监测向综合监测、从人工监测向智能监测的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推进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向综合化、自动化、高效化发展。在全省主要农业产区,选择典型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和耕作制度建立农田氮磷流失省级监测点,开展地表径流、地下淋溶、农田氨气挥发等多项监测,推进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
(三)重点工程
1、工程内容
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升级改造工程,新增100个设施蔬菜地与补充耕地质量监测点、100个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三区四情”监测),安装建设可视化与可追溯智能管理基站,实行专题监测与综合监测相结合。
2、时序进度
2021-2022年:新建100个设施蔬菜地与补充耕地质量监测点、100个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完成省耕地土壤检测数据质控平台建设;2023-2025年:逐步对所有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可视化与可追溯智能管理基站安装建设。
专栏4: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拟实施工程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重点实施区域 |
耕地质量 监测升级 改造工程
| 新增耕地质量监测点。在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加密设置耕地质量长期定位常规监测点。针对不同耕地利用类型,增加特色性监测,如设施蔬菜地盐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高标准农田与补充耕地基础地力等监测等。 | 全 省 |
耕地质量监测点升级改造。在所有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安装建设可视化与可追溯智能管理基站。 | 全 省 | |
省耕地土壤检测数据质控平台建设。包括硬件设备配置和质控中心建设等。 | 江苏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 |
七、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总体思路
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建设队伍”为总体要求,建设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按照“重点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三类情况,分别列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任务清单,构建高效、安全、循环、智能、集成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体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耕地质量管理全面深度融合,引领江苏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创新走在全国最前列。
(二)主要任务
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重点研发合理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技术、酸化瘠薄土壤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土壤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及修复技术、盐碱地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稻渔循环地力提升技术等,集成示范滩涂盐障碍旱地土壤质量提升技术、黄河故道中低产旱地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有机肥深翻增施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土壤调理技术等,推广应用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全量处理利用技术、大田作物生物培肥集成技术、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技术、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等。
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重点研发智能化养分原位检测技术、基于化肥施用限量标准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基于耕地地力水平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新型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等,集成示范水肥一体化精量调控技术、有机肥料定量施用技术、农田绿肥高效生产及化肥替代技术等,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配方施肥技术、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技术、新型肥料施肥技术等。
环保高效肥料。重点研发高效液体肥料、水溶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纳米智能控释肥料、肥料增效剂、新型土壤调理剂等,集成示范高效复合肥料、生物炭基肥料、新型微生物肥料等新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推广应用高效低成本控释肥料等。
节能低耗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研发耕地质量提升、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秸秆收储及利用、残膜回收等关键技术装备,集成示范轻简节本减排耕种管技术装备、规模种养循环设施技术装备等,推广应用智能化深松整地、化肥侧深施和有机肥机械化撒施装备、残膜回收机械化装备、秸秆综合利用设备等。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重点研发农业面源污染在线监测及污染负荷评价技术、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技术、农田有毒有害污染物高通量识别和防控污染物筛选技术、典型农业面源污染物钝化降解新技术、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等,集成示范农田氮磷流失防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物联网监测与预警平台技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典型有机污染化学修复技术、农田有机污染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推广应用农田有机污染物绿色生物及物理联合修复技术、新型标准地膜与农田高强度地膜回收技术等。
重金属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重点研发绿色高效低成本土壤重金属活性钝化产品和叶面阻控产品研发、重金属污染快速诊断等技术,集成示范作物轮作栽培与减污技术、重金属低活性的农田土壤管理技术、降低作物重金属吸收的水分管理技术、降低作物重金属吸收的肥料运筹技术、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等,推广应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选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复合技术集成、土壤重金属活性钝化剂产品及施用技术、重金属叶面阻控产品及施用技术等。
“智慧耕地”技术。重点研发耕地“空、天、地”一体化感知技术、关键要素的原位探测技术及装备、耕地生产力和健康水平监测技术、耕地认知计算技术等。开发省、市、县(区)三级耕地质量管理云平台。开发全省耕地质量管理监测及监管评价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交互、云端与本地(省级数据管理中心机房)储存与转换、影像数据分级管理、省市县(区)三级业务管理、各种展示终端等。提升省级土壤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土壤学专业知识模型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高水平的土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省土壤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一体化管理。加强耕地质量数据安全管理。优化系统安全架构,集成多种数据安全技术,确保数据存储、备份、处理的安全、可靠。建设省耕地质量管理数据成果综合展示平台。集成三维可交互式地图展示、多层土壤数据三维内容展示和耕地质量管理软件平台演示操控等三大功能,促进耕地质量管理数据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广应用面向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智能施肥技术。
(三)重点工程
1、工程内容
实施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江苏省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升级建设工程,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与重大产品研制,创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和利用的方法、技术、产品和标准;开发省、市、县(区)三级耕地质量管理云平台,提升省土壤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完善省耕地质量管理数据成果展示功能,应用大数据技术、GIS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整合江苏省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墒情等数据,通过数据的标准化管理、高效云平台服务、多形式的信息发布模式以及安全运维管理机制,为省、市、县政府部门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提供支撑。
2、时序进度
2021-2022年:完成系统设计、硬件设备配置、软件平台开发、系统集成与初步运行。2023-2025年:在完成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可视化改造与可追溯智能管理基站建设的基础上,系统全面运行。
专栏5: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拟实施工程
工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实施单位 |
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 面向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重大技术需求,开展协同创新、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 |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 |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升级建设工程 | 构建全省耕地质量管理云平台,对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可视化与可追溯管理,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结果进行动态综合分析。 |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 |
提升省土壤信息管理系统,增加多层土壤数据三维内容采集与制作、三维可交互式三维地图制作、数据交互展示等功能。 |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 | |
加强耕地质量数据安全管理,建设虚拟化安全、容灾备份、数据存储服务、网络安全设备升级等。 |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 | |
建设省耕地质量管理数据成果综合展示平台,完善硬件配备,进行软件警察也能够和采用室内大屏、透明交互式智能屏幕和全区域导览机器人等进行智能化互动与展示。 |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中心 |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的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要树立“公共耕保”新理念,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配套,细化工作制度,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确保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不断取得实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指导,立足各地实际,编制具体可行的实施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表、路线图,大力推进规划落地落实。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制定本部门支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协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
(二)加大资金投入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属于公益性、基础性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支持力度,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出让金政策,将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系和重要平台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并推动设立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加大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相关项目和资金整合及投入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多渠道融资,逐步建立政府补贴、农民自投、社会资金参与的“三位一体”长效投入机制。
(二)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成立由产学研等相关单位技术专家组成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专家组,指导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校(所)技术优势,高水平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国内一流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编制发布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以及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目录。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等专家资源和技术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加强各级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培育一支职能明确、保障有力、高效运转的“公共耕保”工作队伍。
(三)创新激励政策
实行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和利益奖惩挂钩政策,在有关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成绩突出的地方予以倾斜,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有实力、有技术、有意愿的企业参与,共同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为主、政府扶持启动为辅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常态化实施组织方式、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民间环境保护机构参与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优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实施耕地地力提升项目。整合中央和地方各级涉农资金,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奖补,对为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科学施肥服务和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等予以补助。
(四)积极宣传引导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非常重要。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营造关心、重视、支持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良好氛围。着力培育一批先进典型、亮点工程,扩大示范引领效果和社会影响,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使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五)严格监督考核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力度,严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责任。结合建立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制度,加大耕地质量考核权重。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督察执法,压实法律责任,依法严守耕地质量红线。要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纳入考核范围,明确量化相关责任目标,开展阶段性绩效考核和终期评估,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跟踪督导长效机制,加快建立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新格局。